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,是拓展農業(yè)生產空間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。近年來,懷仁市積極盤活農村閑置土地,充分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,加快推進鹽堿地改造治理,讓“不毛之地”變身“致富良田”。

在懷仁市懷禾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的口感番茄種植大棚里,技術員向記者介紹了一種不同以往的種植方式,那就是無紡布種植。之所以要采用這樣的方式,就是因為這里是一片重度鹽堿地。這樣一來,它不僅有效地利用了閑置土地,而且也能為西紅柿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(huán)境。

技術員段建紅說:“這里地勢較低,容易有鹽堿。我們采用無紡布的目的就是預防鹽堿,增加根部的透氣性,當苗子長到七八片葉的時候,進行蓋地膜,蓋地膜選用銀灰地膜,銀灰地膜背面是黑色的,防止雜草上長,表面是銀灰色的,可以防止一部分蟲害,這是我們鋪地膜的主要優(yōu)勢?!?/p>

雖然大棚所處的位置屬于重度鹽堿地,但是公司通過巧施“良計”,并在日常進行精細管理,有效隔絕鹽堿,以地適種,給番茄創(chuàng)造了適宜的生長環(huán)境。據介紹,地膜覆蓋上以后,逐步進行人工整枝打叉,采用順桿整枝,用繩子直接吊起。這些番茄基本上4月2日定植,6月10日左右就能上市了。

據了解,懷仁市懷禾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園區(qū)總共占地200畝,共有各種大棚89座,因為這里土地鹽堿較大,所以采取了限根栽培的辦法,用無紡布美植袋進行種植,這樣種植的好處是能隔絕植物的土傳病,還能更好地控制水肥,以達到更好的口感。這個園區(qū)目前全部種植的是小番茄,今年第三年種植,每座大棚大概能采收25000斤左右。

昔日的鹽堿荒地,利用大棚無紡布定植技術實現(xiàn)破“堿”重生,開辟了鹽堿地改造新路徑。下一步,企業(yè)還將在產業(yè)結構、種植技術、品種更新上不斷探索,為消費者提供綠色、健康的高品質口感番茄,讓鹽堿地煥發(fā)勃勃生機。(張智宙?馬富瑞?陳萍)